站内搜索:
公告:


产业集聚区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对外合作 > 产业集聚区 >

2014年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报告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3-13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报告课题组    
 

    一、2014年发展态势分析

    2014年以来,河南突出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全面实施国家三大战略规划的重要抓手,在新常态下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作用日益突出,产业集聚区已经进入提高发展水平、提升竞争优势的新阶段,它包括以下特点:

    1.企业项目加速集聚,规模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前三季度,全省产业集聚区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5482个,完成投资9587.33亿元。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2501个,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1134.44亿元,同比增长24.5%。统计数据显示,项目持续向集聚区集聚。

    截至2014年9月底,全省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19.36平方公里。与此同时,集聚区规模竞争力显著提升,全省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23个,其中郑州电子信息、洛阳装备制造、漯河食品3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

    2.效益质量同步提高,“晋级升位”势头良好。2014年1-9月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2014年1-8月份,全省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755.99亿元,同比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33.51亿元,同比增长13.3%。经济效益不断提升,随着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逐步深入,集聚区发展注重由规模扩张向关注质量提升转变,提质增效效果显著。

    集聚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多地“晋级升位”势头良好。按照《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在2013年度首次考核中,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和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达到三星级标准产业集聚区,即均已完成增加值200亿元、税收收入20亿元、从业人员6万人以及所在城镇城区常住人口30万人等指标。

    3.主导产业、特色集群优势突出,创新平台、产业结构布局优化。

    在近五年的发展建设中,全省产业集聚区培育了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有色、生物医药、新材料、物流商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轻工、电子信息、新能

    源、建材、钢铁十五大类。在主导产业数量上,其中,拥有两大支柱产业的集聚区最为主流,共有150个,占到全省产业集聚区总量的83.5%。

    围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近些年各地产业集聚区逐渐转变发展思路,重视产业发展由企业堆积向企业集群转变,持续实施“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全省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链。

    全省产业集聚区以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为重点,不断增强集聚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紧盯“高精尖”项目,和北航、浙大等16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成果孵化或产业化基地;金山产业集聚区万德芙镁料等企业不断引进、消化和研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精细深加工技术,转到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射炮管、神舟飞船等高端军事装备,掌握了全球金属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取得了“中国镁谷”的称号;孟州市产业集聚区9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

    4.吸纳就业、产城融合进程加快,配套功能、集群引进成效显著。

    集聚区人气持续增强,已经成为农民工转移就业主阵地。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下,随着产业集聚区就业吸纳能力的持续扩大,省外务工劳动力加速回流,自2011年农民出省务工人数连续三年低于省内务工人数。当前,河南每10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有25个进入产业集聚区就业,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从产城融合上看,城镇公共服务逐步延伸到产业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实现全覆盖;在政策上,优先将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的农业人口成建制地转为城镇户口;进入产业集聚区工作的农业户口可以转为城镇户口;集聚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纳入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在产业集聚区的助推下,全省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36%提高到2013年的43.8%。

    从产业发展上看,省政府为了强化政府服务效能,实施了财税分成体制、产业集聚区与上级职能部门“直通车”制度、联审联批制度和定期联合办公等制度。

    产业集聚区单位经济效应图表

    2014年40.879.712.1

    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强度(万元/亩)

    工业经济密度(万元/亩)

    外资到位密度(万元/亩)

    2010年

    32.1

    67.2

    12.1

    2014年

    40.8

    79.7

    12.1

    数据来源:省发改委《关于2014年三季度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的通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报告2010》

    二、具体举措与成效分析

    经过5年的规划建设和全力推进,河南产业集聚区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河南经济发展连续迈上新台阶。

    (一)具体举措

    1.注重创新政策及考核机制

    六年来,省委省政府联合相关部门针对产业集聚区发展出台政策20项,涉及内涵目标、规划建设、推进机制、支持政策、专业园区建设、考核晋级等方面,持续聚焦集聚区发展。

    在强化政策引领之外,省委省政府还注重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实施了多形式、多级别的督导措施。每年省委省政府都会组织省级观摩大会,对全省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集聚区建设进行观摩、点评、总结。尤其是2014年以来,为了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诸多变化,产业集聚区年度观摩大会由一年一次,改为一年两次。同时实施年度十强、十快产业集聚区评比。每年年末,省政府将评比通报年度产业集聚区发展先进单位,对于授予河南省十强、十快产业集聚区的单位给予500万元奖励。另外不定期、不定形式的实施集聚区专项督导措施。

    2.注重培育集群和园区合作驱动集聚区发展产业集聚区自建设之初就提出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注重多渠道培育产业集群。包括依托产业转移承接国内外产业集群、引入战略投资者带动集群发展,依托国际知名企业、大型央企整合集聚产业链、加大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壮大整合产业集群、强化提升本土传统资源产业优势培育产业集群等方式推进。

    在各级政府全力支持、集聚区集群大力培育的同时,集聚区还注重借力发展,积极与国内一流产业园合作来提升集聚区发展水平。

    (二)取得成效

    1.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

    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速度、发展效益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1-9月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6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8%;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高于全省投资增速4.8个百分点。

    2.区域工业发展的核心支撑

    2014年1-8月份,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50%的省辖市有12个,其中信阳、驻马店占比达到了70%以上;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增速的省辖市有14个,其中平顶山、商丘两市的集聚区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增速一倍以上。

    2014年1-8月份,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比重超过50%的省辖市有10个,其中新乡、漯河、信阳、周口、济源五市占比达到了60%以上;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高于全市增速的省辖市有14个,其中商丘集聚区增速为全市增速的十倍,郑州集聚区增速为全市增速的三倍,漯河、三门峡两市集聚区增速也达到全市增速的两倍。

    3.释放内需潜力的主要阵地

    2014年1-9月份,全省有13个省辖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50%,其中漯河、驻马店、许昌、开封、焦作五市占比超过60%,商丘占比更是高达80.1%。有14个省辖市的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其中安阳、郑州、新乡、焦作、商丘五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速领先全市投资增速50%以上。

    4.传统农区赶超的主要动力

    随着产业集聚区开发的不断推进,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传统农区开始凸显后发优势,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工业领域,2014年1-9月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先省辖市平均增速50%以上的6个地市中,商丘、驻马店分别以90.1%、59.6%的领先优势在列,其中,商丘产业集聚区领先地市增速更是位居十八地市的第二位;在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效益上,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四市在主营业务收入及工业利润绝对量上整体处于全省中上游位次,其中周口更是仅次于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四个传统工业强市,领先于平顶山、安阳、许昌等工业基础较强的地市。

    在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领域,2014年1-9月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四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占全市比例均超过60%,商丘占比更是高达80.1%,增速快于全市增速56%。在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项目三项指标上,黄淮四市整体优势显著,明显优于平顶山、安阳、新乡、许昌等传统经济强市,商丘市在三项指标上甚至强于郑州、洛阳两大省域中心城市。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沿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强化,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新的条件约束下,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主导产业同质性较强,区域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存在

    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仍存在较强的产业同构性,各个集聚区差异化、互补性仍偏低。总体上看,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涉及装备制造的超过79个,其中确定为机械制造的产业集聚区有25个,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的34个、食品加工的32个、纺织服装的27个、化工行业的22个。由于各集聚区在初期发展中,以规模扩张为首要目标,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上没有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或产业基础,普遍存在产业培育与本土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引进、产业链延伸与服务环节增值、龙头企业与中小配套企业等领域的割裂发展,导致各地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中争项目、争企业、争产业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于陷入恶性竞争。

    2.产业链接度偏低,现代产业分工合作网络远未形成

    从各个集聚区内部看,产业链环节不完整、本地配套率低仍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制约。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主管部门往往容易重“项目”轻“产业”、重“大块头企业”轻“小体格配套企业”、重“生产制造环节”轻“服务增值环节”,导致产业链条环节缺失,产业发展缺乏配套,产业集群以“堆”代“链”,集群效应发挥不足。与此同时,产业链整合难度大也较为突出,当前多个产业集聚区中,能真正充分发挥培养行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进行配套供应生产、进行产业链式发展的领袖型龙头企业较少,即便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还处于松散型的状态,甚至有些还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

    3.自主创新能力弱,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仍在延续目前,集聚区内传统制造、加工企业占比仍然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偏少,缺少研发机构和高素质人才,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较少、科技经费支出低、科技从业人员不足。甚至作为各地市自主创新高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其发展

    战略也多与真正意义上高新区的内涵和定位开始有所偏离,也把上规模放在首位,而忽视投资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的高技术项目,有“制造”无“创造”,创新驱动的后劲不足。当前大多数产业集聚区依然延续着基于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项目建设上新兴产业、新型项目的“双新”色彩不明显,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仍然偏低,发展路径上仍是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小散企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要素消耗和传统商业模式。

    4.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集约节约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012年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已超过3000平方公里,同比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还有一些产业集聚区大量土地批而未供,占用了宝贵的土地指标,一些项目存在夸大投资,圈占土地现象,造成土地闲置。当前,全省建成区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强度为40.8万元/亩、工业经济密度为79.7万元/亩、省外资金到位密度为12.1万元/亩,虽然较2010年显示出单位效益逐步提升的态势,但是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水平还不够,尤其相比国内一流产业园区差距较大,如2011年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就达到了600万元/亩。

    四、2015年发展展望

    (一)面临的发展形势分析

    1.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有利条件。

    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推动制造业重构步伐加快。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响全球产业模式,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产业边界逐步打破、产业组织重新构建、产业链条重新组合,传统制造中的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模式正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当前国内外在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还未形成技术控制及市场占领,在这些产业发展上各地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这就为河南产业集聚区打破原有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重塑现代产业体系、融入世界高端产业链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国家战略的集中释放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当前,国内区域发展呈现新格局,区域布局形态由“块”演变为“带”,尤其河南成功列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省份,更为产业集聚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丝绸之路沿线中亚国家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配件、建材、食品等需求量较大,但当地资源开发技术、设备制造技术、农业开发技术比较落后,这与产业集聚区定位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化工、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的发展格局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尤其当前产业集聚区面临产业升级、淘汰过剩产能等情况,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产业集聚区扩大海外市场、推动区内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多项改革措施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激发了微观市场活力,为产业集聚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产业集聚区简政放权、运营管理、监管服务提供了发展经验,进一步加快破除制约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政府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区域性产业集群转移明显提速。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保障制约以及市场需求不足的多重挤压,沿海地区产业开始新一轮不得不转移中西部地区的现实选择。与此同时,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呈现一些新趋势,在能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产业转移重心由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招商引资的主平台。

    2.面临的重大挑战与制约因素。

    全球经济发展有所放缓,集聚区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河南对美国、欧盟、日本、巴西、俄罗斯、印度,出口值占比为全部出口总额的65.7%。然而,2014年9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56.6%,较上月下降了2.1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更是较上月下降了6.7个百分点;欧元制造区PMI为50.3%,较上月下降了0.4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延续了下滑态势;日本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自4月份以来持续在50%的分界线附近波动。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方面,8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仅增长0.4%,处于较低水平;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同比没有变化,为2月份以来最低;巴西和南非工业生产指数分别下降5.4%和1.4%,都处于整体走低态势。上述经济指标预示出全球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都面临困境,这将意味着外需对产业集聚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我国工业仍处于潜在增长率下降通道,集聚区产业发展与业绩提升受损。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入中低速阶段,工业增加值持续回落,虽然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常态化“微刺激政策”,但政策效应却出现递减现象,从工业企业运行情况来看,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多困难,工业增长存在内在下行压力。在外围环境不乐观的环境下,集聚区的产业发展和业绩提升都面临较大挑战。

    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强化,集聚区

    传统产业发展日益困难。随着日趋激烈的企业竞争以及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已经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要求产业集聚区在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上提速,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技术和创新作为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途径,逐步摆脱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低端锁定。此外,由于逐步提高的劳动力成本、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以及来自节能减排的环境压力等因素相互叠加,导致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发展需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

    区域发展多元化格局显现,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加剧。承接产业转移是全省产业集聚区借力发展的重要举措,但随着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中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周边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格局趋于强化。在2014年12月5日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排名百强榜》中,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前十位,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挤入前20位,而郑州只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排名最靠前,位居第34位;与周边省份相比,河南产业集聚区在政策体系、软硬环境、产业配套、创业氛围等领域综合优势不突出,未来与周边地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二)2015年产业集聚区发展预测

    2015年及未来一段时期,全省产业集聚区经济指标的增速将稳中趋缓,但质量和内涵将持续提升,先进制造成分明显提升,成为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主阵地。预计2015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均实现同比增长12.5%左右。2015年产业集聚区对全省发展的支撑引领和驱动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提升河南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方面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五、思路与对策

    发展思路包括:

    注重由主要靠规模扩张向主要靠创新驱动转变。当前,受资源、环境、土地等因素的制约,河南产业集聚区的面积很难再依靠规模扩张式的粗放发展方式。尤其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是产业形态的创新、产业组织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价值的塑造。这是一种基于创新驱动的集聚发展模式,关键要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地和河南研发创新中心,不断提升载体对其周边地区及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

    注重由企业堆积向产业集群、融合发展转变。建设产业集聚区的初衷,就是打造产业链条完整、企业合作配套网络健全、产业融合程度高、区域特色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当前,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还普遍存在主导产业同质性强、产业链环节不完整、本地配套率偏低、产业培育与本地优势割裂发展等问题,下一阶段,应引导产业集聚区围绕集聚龙头企业与主导产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与横向服务链、集聚产业内配套网络与产业间融合网络三大路径,推动产业发展由加工环节向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强化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融合,资金、项目、管理、品牌之间的融合以及产城融合。

    注重由硬基础投入向软环境塑造转变。当下应该把重点从加快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转到软环境打造上来,注重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产业集聚区;注重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建设集约化、绿色化的生态产业集聚区;注重塑造创业氛围、鼓励技术创新、疏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设科技化、品牌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注重由政策优惠向制度配套转变。随着形势发展,以政府主导产业不再适应当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诉求,应该更加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也应该由主导转化为服务,由政策优惠转变为制度配套,注重制定并完善产业集聚区管理条例,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各个集聚区的地位、功能、特色等;制定并完善地市政府建设产业集聚区间沟通协调、利益分享等机制;重视完善集聚区管委会自身的管理制度设计,使各项效益最大化。

    注重由考评建设向考核运营转变。2014年1月,省政府第三次调整集聚区考评办法,新颁布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从经济总量、集群发展、节约集约三大方面选取10个指标进行考评,并颁布星级考核晋级标准。纵观三次考核体系的指标构成,不难发现考核标准更注重园区建设进度、投资总额、发展规模,这也是符合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快速建设、快出规模的阶段要求,但是随着全国产业园区逐渐进入“2.0模式”阶段,河南产业集聚区考核应更加注重园区运营效益的考评,注重投资收益率、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以及创新发展能力等指标。

    对策建议主要有:

    积极培育龙型产业集群。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中小企业配套齐全、产业链环节完整”的龙型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式、配套、融合发展能力。持续强化承接转移,围绕培育“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瞄准主导产业集群缺失和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招商,推动终端产业产品向上游延伸、基础工业向下游延伸,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协同转移,力争省级层面重点发展2-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各省辖市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各县集中发展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共性技术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集聚区内建设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支撑重点产业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推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搭建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加快创建一批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围绕河南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领域,超前谋划,打造一批高端产业集群,创建一批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力争进入中国制造2025规划,抢占新一轮制造业发展高点。重点围绕智能终端及移动信息安全、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成套装备、智能能源装备及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级关键零部件、生物制药、新材料七大先进制造领域以及工业设计、工业软件两大关键生产性服务领域,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协同创新中心,集中突破一批核心技术、

    新型产品和关键零部件,提升河南产业集聚区在新一轮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构建中的竞争力。

    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依托河南优势产业集群,立足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力争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争取重大项目落地。

    积极引导发展载体联动发展。鼓励、引导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努力实现联动发展。建立集聚区之间信息共享平台;支持集聚区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同类产业集聚区立足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及人才链开展上下游经济联系,鼓励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不同类型集聚区依托专业功能开展业务合作;在具体合作方式上,探索尝试“飞地”式的集聚区合作、集聚区协调下的企业合作对接、产学研金协同式的创新合作以及集聚区引导下的科技金融结合等形态。

    着力强化集聚区综合服务功能。推动综合功能园区建设、提升集聚区服务质量,要进一步提升配套设施升级,一方面要加快研发创新、检验检测、仓储物流、实训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生活配套、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要强化集聚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云”智慧。

    进一步完善集聚区考评体系。改革产业集聚区评价考核模式,在考核内容上,应弱化对集聚区增加值、税收收入、企业数量、投资规模、外资引用等指标的比重,将考核重点转向集聚区创新能力、投资环境、品牌建设、运营效益等方面,在主导产业培育上强化新型工业化水平、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网络等方面,切实以科学考评体系引导产业集聚区注重内涵发展。

    课题组组长:龚绍东 王俊本

    课题组成员:刘晓萍 赵西三 唐海峰

    赵志刚 余 会 李 杰

    李保平 林凤霞 杨志波

    王中亚 宋 歌 袁 博

    顾问:杨建国

友情连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 河南省政府网
  • 中国领事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