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公告:


港澳交流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万博体育manbetx2.0 > 港澳交流 >

从中原文化看河南民营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4-09

 

数学科学学院07级 刘熙
 
11月月末,我有幸参加北京大学港澳台学子河南寻根之旅社会考察团。期间,我们无不被河南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所吸引,不由得惊叹于这块中华文化的滥觞之地,大大强化了我们对中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河南,亦不是可以简单简单的和历史、过去、守旧的词汇挂钩,恰恰相反,河南亦在文化的大省的冠冕之下,与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一同跃动,民营经济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亦是不断发展。
文化与经济,一对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促进的矛盾体,在河南省具体环境中,可以视为传统文化和新锐民营经济之间的凸现化的矛盾。一面是辉煌灿烂的中原传统文化,一面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营经济,在河南——一个足以代表当代中国的省份,交织碰撞,提供给我们一个审视时代的机会和视角。
提到中原文化,我们可以首先会把它划定在农耕文明的范畴之内,进而生发联想到史前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医学文化,诗文文化如此等等,又加之“重农轻商”的文化判读,似乎中原文化已经和商业、经济方面的文化完全割裂开来。而我们沿着中原文化一条延绵不绝的藤蔓向上找寻时,在它几乎发端之处,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中华商业文化的起点。正是我们熟知的中原农耕文明的特点,使得中原地区在远古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华夏的其他地区,也为中原地区的商品交换和商业发展埋下伏笔。商组契的六世祖孙王亥,是中华民族的商业世祖,而商族也是一个喜欢经商的民族,“商人”的称谓,也由此在历史上较早的得以出现。除此之外,子贡、弦高、子产、计然、范蠡、白圭、桑弘羊等一大批河南籍的著名商业家,商学家和商业活动者,也构成了一个在中华商业文化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商圣群体。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现实,却不由得疑问丛丛。纵观河南经济现状,特别是民营经济的现状,似乎不能和商业文化的发祥地的称谓所般配。从统计数据(2006年)上来看,河南GDP为1246.09亿元,同比增长14.1%,经济总量在全国分省排名第5位,但相比第1位的广东省的25969 亿元还有相当差距,而河南9800万的人口总数,也使得人均GDP(13279元)和发达省份还有相当差距,亦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民营经济方面(统计数据中该指标为非公有制经济)占55%,虽然表明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但和长三角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仍有相当的差距。同时,就此行我们的直观感受而言,河南省的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相较而言较为发达,但同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在河南全省范围内,相当地区的民营企业是发展缓慢的,仍旧很有市县的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能为社会劳动力提供足够岗位,致使一些地区不得不依赖劳务输出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同时,一些地区的民营企业,经济实体,和特定群体,在全国范围的商业活动、经济活动中,有一些有悖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甚至于国家法律的事情,加之一些媒体渲染性的报道,严重影响了河南人和河南企业的形象,给河南企业,特别是那些立足于本地、有志于面向全国发展的民营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如此种种,使得我们思考,昔日灿烂的中原文化,能否在今天和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一起起舞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再一次审视中原文化。前文说到的我们对中原文化的一般定位是农耕文明,从而忽视了河南早期的商业文化。这种观点之所以被许多人持有,毫无疑问,它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都知道,河南不仅是远古历史时期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处于中原,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从历史角度来看,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时期中,统治者处于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在大多数时期是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的,即使有部分统治者意识到商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意义甚至与采取一定的保护商业的政策,但是一个没有改变的主流趋势是:农业在政治文化层面得到认同和鼓励,而商业却备受打压。从而在河南一个居于全国中心位置的地区,这种发展趋势使得中原文化和商业文化渐渐分道扬镳,成为现世意义上较为落后的封闭性的农耕文明。明清以来,国家发展出现一定的“海洋立国”端倪,东部沿海地区在商业和经济上抢得先机,特别是近代历史以来,西方经济力量从地理上由东部沿海侵入中国,打破了中国固有的农耕文明演进进程,在东部地区不自觉的产生了包括商业制度、商业精神、商品等在内的,不同于中原较早时期的商业文化。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浪潮,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更是从地理上,由沿海到内陆,分层次,分领域,分阶段,展开的。
归纳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进程,使得中原地区早期的商业文化为后来的农耕文明所掩盖和淹没,而近代以来的商业文化发展有兴于沿海地区,河南早先占据主导地位的农耕文明,又称为对抗外来商业文化的免疫抗体,对可能的新兴商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反作用。而引起中国巨变的改革开放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商业文化和世界接轨的过程。河南在近代没有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足够洗礼,自然没有较为现代商业文明的近代商业思想,而它所有的古代商业文化,一方面早已被埋没,不为当代人所重视,另一方面,古代时期形成的商业文化思想,如不加调整和晚上,是与现代商业文明格格不入的,是不能服务于现代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中国新兴和崛起的民营经济的发展。
 同时,事实上的河南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也映证了这样的文化变迁。从直观印象来看,河南民营经济的近些年的蓬勃发展,实际上就是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简单模仿,这也是从无到有的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思路同中西部其他起步较晚的省份的民营经济发展并无二异。也就是说,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同周边省市相比,并无优势。同时,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没有足以支撑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基础,同时,如何把为数众多的低素质劳动人口转化成为劳动力资源优势,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课题。如此种种,给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制造了不少障碍。
所以我们的问题也就归结为,如何使得河南的“过时”的中原商业文化在今天发挥作为,如何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商业文化,以促进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
我们重新分析看似和现在市场经济不甚符合的传统文化中,还是可以寻找其中的闪光点以图今用的。梳理历史,我们看到,计然,河南上蔡人,范蠡之师,可谓是中国第一位商业理论家,他提出由生产规律决定经营方式的“计然之策”,强调供求关系和价格涨落的“论其有余而不足,则知贵贱”,要求国家用调节供求的经济办法来控制物价,注意商品质量,注意商品和资金周转。这些朴素的经济观点,在中原的商业文化中是数见不鲜的,桑弘羊关于经济的言论集锦《盐铁论》,在政治层面罕见的强调了商业之于国家的重要性,等等。
由此足见,深挖中原商业文化的深层意义,我们可以攫取到不少积极成分。计然,范蠡等朴素的先秦经济思想,可以作为河南民营企业家们的特色知道思想,而范蠡,子贡,白圭,吕不韦,康百万等古代杰出豫商的创业历程和传奇经历,形成了可以鞭策当代豫商们的“豫商精神”。我们不难想象,假使河南的民营企业家们都似吕不韦那样有纵横于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广阔视野,他们则会洞察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假使他们都如弦高那样爱国,民营企业必然会对国家发展产生更为积极的贡献;假使他们都像范蠡那样,致富发家之外还能助人为乐,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为和谐;假使他们都能像子贡那样经商以传播孔子学说那样重视教育,回馈社会,则必然推动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会企业的长足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当前河南的民营经济,在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之下,也出现了单纯重视利益的短视行为,这也更要求我们重构以中原传统文化的基础的新中原商业文化。同时在对外经济交往和内部更新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和适应当代新商业文化,在阵痛的追赶式发展中,学会“游戏规则”。同时也要在每一个微观的民营经济个体重,培养传统商业文化和现代商业文化相结合的企业文化。
上溯中原商业文化之合理内核,外用当代市场经济的方法和规律,微观上培养具体实际的企业文化,以此构成新的中原商业文化,将成为河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助推器。
 
(港澳处)
2008年3月21日
 

友情连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 河南省政府网
  • 中国领事服务网